美国贸易战大棒挥下,铜铝等价格风险或仍有待释放
尽管贸易战打响预期在市场上已经流传了很久,但是当它真正落地的时候,市场似乎难以相信坏消息居然来的这么快,风险资产遭到,避险品种受到资金青睐,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?
一、美国贸易大棒挥下,市场恐慌情绪涌现
中美贸易战“第一枪”已正式打响,尽管市场早有预期,但从该消息落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资产价格走势来看,市场还是充满了恐慌。这种恐慌程度体现在:亚洲主要股指普遍大幅跳空低开,国内黑色系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挫,有色金属部分品种价格以下行为主,避险资产贵金属则受到了资金青睐。
从消息来看,美国政府计划对至少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预计将对现代铁路、新能源汽车、高科技等1300个产品类别带来影响,美国政府将在15天内公布商品清单。
作为反击,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,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、128个税项产品,按2017年统计,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。
此外,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,这只是许多措施中的第一步。若未来美国态度仍较为强硬,料风险资产价格进一步存在重心下移的风险。
二、 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逻辑
从表面来看,美国以试图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为口号,但将时间倒推回2016年来看,贸易保护政策本就是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承诺的,目前特朗普更像是在为赢得连任选票而兑现当时的承诺。从美国对我国的出口情况来看,美国在农产品、能源及服务业出口等领域对我国市场依赖度较高,但美国现在并不满足于此,认为我们在诸如金融服务、影片进口等诸多领域都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,并加大在诸如天然气等能源类商品的进口。
与此同时,也市场有分析认为,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源于我们技术追赶,因为我国在技术、科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,并不是美国所乐见的。
三、贸易战的影响
美国发动贸易战,从表面来看,似乎保护了本国部分企业的利益,并可能带来一定的就业。然而,如果在贸易战影响下,美国国内部分商品价格上涨,那么也可能带来下游企业成本的增加,这样可能带来内部通胀风险。如果商品的价格仍像目前延续疲软态势,那么长久来看不排除有通缩可能。除此之外,美国单方面发动贸易战,其他国家会为了捍卫自己做出还击,总账算下来,其实最后美国未见的会占多少便宜,所谓伤己又伤人,怕是不过如此。
对于我们关注的铜铝等商品价格来看,国内下游需求受抑,出口减少可能引发供给放缓,这些是隐含的风险。但若伴随着以美元计价的铜铝价格走高,以及国内下游需求的回暖,待到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之后,料铜铝价格有止跌反弹的可能。
注:以上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操作建议。
- WBMS:2022年1-5月铝处于供应过剩状态
2022-12-22 15:13
- 沪铝上半年大起大落 下半年走势能否出现转机?
2022-12-22 14:59
- 中铝国际:1-6月净利润预增1385.49%-2098.52% 抓生产控成本
2022-12-22 15:43
- 铝冶炼厂利润下滑迫使减产,铝价下跌不可持续
2022-12-22 14:45
- 国家电投集团目前已建成427万吨电解铝年产能
2022-12-22 14:44
- 第十届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(wire China 2022)即将开幕!
2022-12-22 15:47